海洋局監測顯示90%入海河流水質人體不可接觸
國家海洋局今天公布的最新海洋環境監測信息顯示,依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監測的44條入海河流中,僅4條河流入海斷面水質在第Ⅱ、Ⅲ類,其余40條入海河流斷面水質均在第Ⅳ類(主要適用于一般工業用水區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以下,占所監測河流總數的90%。
|
根據國家海洋局要求,今年10月各級海洋行政主管部門繼續就海水增養殖區環境狀況、海水浴場和濱海旅游度假區環境狀況、主要入海污染源狀況、赤潮、綠潮發生狀況等進行監測。
監測結果表明,鴨綠江和珠江監測斷面水質為第Ⅱ類;長江和晉江監測斷面水質為第Ⅲ類;12條入海河流監測斷面水質為第Ⅳ類;5條入海河流監測斷面水質為第Ⅴ類;而23條入海河流監測斷面水質為劣Ⅴ類,也就是說,既不能用于農業用水,也不可用于景觀用水。主要污染物為氨氮、總磷、CODCr、石油類及部分重金屬。
此外,相關海洋部門還監測了部分陸源入海排污口排污狀況及鄰近海域水質狀況。
在所監測的271個入海排污口中,工業排污口占30.3%,市政排污口占34.7%,排污河占30.6%,其他類排污口占4.4%。其中114個入海排污口向海域超標排放污水,占監測排污口總數的42.1%。各省(市)超標排污口比率范圍為25.0%至64.3%。其中天津監測的入海排污口超標比率最高,為64.3%;其次為山東,超標比率為60%;遼寧最低,超標比率為25.0%。所監測的入海排污口污水中主要超標污染物是總磷、懸浮物和化學需氧量(CODCr),超標率分別為24.9%、16.8%和16.4%。
此外,26個入海排污口鄰近海域水質的監測結果表明,16個入海排污口鄰近海域的水質劣于第四類,22個排污口鄰近海域水質不能滿足所在海洋功能區的水質要求,占比達85%。主要超標污染物為無機氮、活性磷酸鹽和化學需氧量。
相關資訊
我要評論: | |
---|---|
內 容: | |
驗證碼: | (內容最多500個漢字,1000個字符) 看不清?! |
請注意: |
|
1.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不發表攻擊性言論。 2.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3.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同類文章排行
- 戶外運動必備裝備
- 徒步后處理腿痛的方法
- 春季如何緩解花粉過敏
- 踏青注意事項
- 雨天出行小竅門
- 戶外防雷擊,務必要做到這10點
- 戶外徒步有技巧,減少疲憊
- 出行時天氣變化的一些征兆
- 容易被忽視的危險運動習慣
- 戶外徒步飲水要少量多次
最新資訊文章
- 東莞凈康通過ISO質量管理體系換證審核
- Diercon東莞凈康已取得多項國家專利
- Diercon東莞凈康獲得美國專利
- Diercon東莞凈康-WQA 證書
- Diercon東莞凈康-高新技術產品 具有反沖洗功能的凈水器
- Diercon東莞凈康-高新技術產品 單兵戰術凈水器
- Diercon東莞凈康-涉水衛生許可批件
- ISO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TUV SUD)
- 高新技術企業--東莞凈康環保科技
- 東莞凈康榮獲2018年高新技術企業認證
您的瀏覽歷史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