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立安院士:要從源頭到龍頭保證飲用水安全
“要從源頭到龍頭保證水質達標。”在近日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主辦的生態環境保護與綠色發展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侯立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要從多方面入手,全面提升飲用水的安全保障能力。
近年來,重大飲用水安全事件日益增多,從2010年福建重金屬污染,到今年的蘭州自來水苯超標、武漢氨氮超標、晉江水污染,類似事件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
侯立安說,首先,從總體上,我國水質狀況依然堪憂。
根據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十大流域國控斷面中,劣V類水質的比例仍有10.2%,主要污染指標為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和高錳酸鹽等;而62個國控重點湖泊(水庫)中,劣Ⅴ類水質的湖泊(水庫)比例為11.3%,主要污染指標為總磷、化學需氧量和高錳酸鹽等。
侯立安指出,與以往相比,飲用水呈現污染物復合、污染過程復合以及污染效應復合的復合污染特征。新污染物不斷出現,污染日趨復雜,飲用水安全面臨多種威脅和挑戰。
以往,由致病性細菌和病毒引起的傳染病是與飲用水有關的對健康最常見、最普遍的威脅。而現在,不斷暴發的微生物污染、重金屬、有機物污染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特種污染等帶來的危害將會愈發嚴重。
“微生物污染可能會帶來很多種疾病,重金屬更是會使蛋白質變性,對人、畜有直接的生理毒性。”侯立安向記者闡釋新型污染源的危害。
而令侯立安非常擔心的是,與污染物的日趨多元化相比,傳統水處理工藝仍以去除水中懸浮物、膠體顆粒物為主,對小尺度污染物去除能力有限。此外,有機污染物的監控力度尚顯不足。
2012年《生活飲用水衛生新標準》全面實施,飲用水水質檢測指標從原來的35項增加到106項,與國際通用水質標準接軌。
不過,侯立安指出,盡管指標已經與世界接軌,但是傳統凈水工藝的局限,使得產水水質難以完全達標,特別是在處理一些特種的污染上,傳統的凈水工藝可以說是無能為力,或者不能完全達到新國標的要求。
據介紹,很多城市還不具備檢測新國標106項指標的能力,一些市縣、鄉鎮水廠連常規指標檢測能力都不具備。相比之下,發達國家至少每月檢測一次全指標,每天都會檢測十幾項到二十幾項不等的必檢指標。
此外,侯立安指出,供水管道帶來的污染也必須受到重視。據了解,我國供水管網老化嚴重,很多管網材料不合格。城市供水管網中水泥管等低質管材在管網中仍占有一定比例。在城鎮供水系統中,飲用水在老化和銹蝕的管道中容易發生水質劣化。“從水源到水廠到管網的二次供水,要使水質達標,管道的環節必須受到重視。”侯立安說。
侯立安指出,當前我國水源污染嚴重,其深層次原因是由于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粗放、思維觀念落后、治理速度趕不上污染速度等方面因素綜合的結果。因此,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到飲用水“從源頭到龍頭”的全過程,才能從根本上提升飲用水安全保障能力。
他表示,必須要把以下幾個環節結合起來。首先,要從源頭上加強水源地的保護力度;其次,要加強水廠的設施改造,選擇合適的水處理工藝,嚴格執行水質檢測制度;再次,要研究管網的污染機理,加快舊管網的改造;同時,嚴格規范施工,重視供水終端——采用經過認證的水龍頭。“只有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保證水質安全。”
來源:中國科學報
相關資訊
我要評論: | |
---|---|
內 容: | |
驗證碼: | (內容最多500個漢字,1000個字符) 看不清?! |
請注意: |
|
1.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不發表攻擊性言論。 2.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3.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同類文章排行
- 戶外運動必備裝備
- 徒步后處理腿痛的方法
- 春季如何緩解花粉過敏
- 踏青注意事項
- 雨天出行小竅門
- 戶外防雷擊,務必要做到這10點
- 戶外徒步有技巧,減少疲憊
- 出行時天氣變化的一些征兆
- 容易被忽視的危險運動習慣
- 戶外徒步飲水要少量多次
最新資訊文章
- 東莞凈康通過ISO質量管理體系換證審核
- Diercon東莞凈康已取得多項國家專利
- Diercon東莞凈康獲得美國專利
- Diercon東莞凈康-WQA 證書
- Diercon東莞凈康-高新技術產品 具有反沖洗功能的凈水器
- Diercon東莞凈康-高新技術產品 單兵戰術凈水器
- Diercon東莞凈康-涉水衛生許可批件
- ISO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TUV SUD)
- 高新技術企業--東莞凈康環保科技
- 東莞凈康榮獲2018年高新技術企業認證
您的瀏覽歷史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